Search

[論台灣對於 #孕期體重管理 的迫切性跟困難]

剛剛一位回診學員,在減肥期間意...

  • Share this:

[論台灣對於 #孕期體重管理 的迫切性跟困難]

剛剛一位回診學員,在減肥期間意外發現懷孕,她很苦惱地說,第一胎就是因為胖了20kg,所以很擔心好不容易的成果會因為懷孕功虧一簣,我笑說:「別擔心,BMI 超過24的媽咪,我都會建議前三個月還是要繼續下降體脂,因為體脂率太高,對於懷孕跟生產都是高風險。」

結果這位學員說:「太好了,但是我很擔心長輩那邊知道我懷孕,會唸不要為了愛漂亮亂減肥⋯⋯」

我想到稍早一位臉友分享的新聞,跟她說:「來,這新聞拿給妳家長輩看,放任自己繼續被餵胖,危險的是母子,倒霉的是醫師。飲食控制跟漂亮無關,是跟避免高風險妊娠有關!人命關天欸!」

#台灣孕期體重控制推行困難第一原因
#就是長輩跟路人的錯誤觀念

在歐美,孕婦就算生產前做重訓,也沒有路人會反對,但是在台灣,光是孕婦吃「健康一點」,就會被一堆人關切。

英國一項包含287,213次懷孕資料的分享,發現與正常體重相比, #過重跟肥胖者會增加:
#緊急剖腹產機率1.14倍
#產後出血感染機率1.39倍
#子宮內胎兒死亡機率1.14倍

重度肥胖者,胎兒出現神經管缺陷機率3倍以上!

請問,這些妨礙孕婦做體重管理的人,包括孕婦自己,是不是也要對 #過重及肥胖造成的生產併發症負責呢?

我在「孕婦的增肌減脂—-誰說懷孕只能更胖」文章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75089479960691/posts/924146845054947/?d=n 有分享過在第二孕期體脂率繼續降低的案例,事實上,王醫師還遇過生產的時候,比懷孕前更瘦的個案,寶寶一樣頭好壯壯3000多克,但是媽媽身上少掉了近10kg多出的脂肪。

看到這個新聞,覺得產科醫師能在這麼艱難的體位下,保住嬰兒的性命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。

而台灣孕期體重管理困難推行的 #第二原因,就是大部分的體重管理醫師,還是擅長用藥物來減重,面對無法使用藥物的孕產婦跟兒童,往往無法給予具體的飲食建議。

另外,醫療環境的不友善,醫療糾紛增加,也讓醫師們更加「 #不敢動」孕婦這一塊,畢竟動則得咎,好心的建議,若媽媽寶寶有事都咎責於醫師,也會讓人卻步😰

但是,「孕期體重管理」對產婦跟胎兒的健康益處,實證已經多到像山一樣,實在無法不呼籲並積極行動改變。當初在設計「4+2R代謝飲食法」時,就考量到孕期體重控制這一部分,這三年下來已經有無數孕婦從備孕吃到哺乳,得以在孕期中回到正常BMI或體脂率,倘若少子化讓社會大眾注重母嬰健康,那我們更應該注重,孕期體重管理這部分。

#這案例要我來說
#最該為嬰兒骨折跟血腫負責的就是孕婦本人
#孕期體重管理的重要性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王姿允醫師 Dr.WZY 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家醫、肥胖、美容、老年、骨鬆等五科專科醫師認證的醫師。專長為肥胖醫學、專利4+2R增肌減脂飲食、腸道微菌研究、新陳代謝疾病。高雄湞媄診所院長。
View all posts